《反恐法》颁布七周年,这些反恐知识您了解了吗?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颁布七周年。积极开展反恐怖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反恐防恐意识,提高防范暴恐能力,拓展“全民反恐,共创平安”的工作格局,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维护社会繁荣、和谐、稳定是我们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反恐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关于反恐,下面这些知识,您都了解了吗?

一起简要了解一下《反恐法》吧。

什么是《反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简称《反恐法》。于2015年12月27日发布,2016年1月1日实施。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规定有关工作体制机制和手段措施的综合性法律,是反恐主义工作的基本法。

该法是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的。

01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02

恐怖主义包括了具有恐怖主义性质的下列行为:

1.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的。2.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3.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4.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5.其他恐怖活动。

实施以上行为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3

1.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2.线索报告: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3.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1)为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接口和解密等技术支持和协助;(2)发现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相关记录,删除相关信息,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当然还有物流业、金融业、运输业等行业及有关部门应当执行信息登记、监督检查、禁止交易等制度。

04

因报告和制止恐怖活动,在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中作证,或者从事反恐怖主义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经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申请,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1.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2.禁止特定的人接触被保护人员。

3.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4.变更被保护人员的姓名,重新安排住所和工作单位。

5.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