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市品质

  (两会速递)全国政协委员: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市品质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李双南)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曹卫星,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联合向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书面发言指出,中国城市建设必须从过去的增量扩张发展,逐步转向内涵品质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应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价值导向,科学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努力做好城市品质提升这篇“大文章”。

  两位委员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伴随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拥堵、大拆大建、垃圾围城、“十面霾伏”、逢雨“看海”等“城市病”日益凸显,表现出城市发展规模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宜居质量与康养水平不高,文化保护传承不够,城市安全韧性不足等诸多问题,不仅制约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发言中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坚持政府主导,强化规划引领。一是将城市品质提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加强规划管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科学编制城市更新计划,统筹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绿色低碳、激发城市活力。二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政府统筹、条块协作、部门联动、分层落实的工作机制;鼓励出台地方性法规、规章等,为城市更新提供法治保障。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城市更新。一是将城市更新作为基本路径,围绕教育、健康、交通等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旧功能升级、新功能注入,提升城市品质。二是坚持“有机更新”的价值导向,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护利用为主、拆除重建为辅的方式推进城市更新,坚决反对大拆大建,除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大规模新增建设规模。三是探索包容性治理模式,挖掘老城区的比较优势,寻找新发展动力源,重构老城区的空间格局,避免出现随意拆除老建筑、征迁居民、砍伐老树等问题,以精准治理提升更新效能。

  第三,坚持指标引领,开展城市体检。一是构建科学完整的城市品质指标体系,从空间规划、产业结构、文化发展、绿色生态、交通出行、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应急管控等方面,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评价指标,发挥指标体系的引领导向作用。二是组织开展城市品质体检测评,以城市品质指标体系为基础,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利用各类大数据平台,对不同城市的品质建设状况定期进行测试、分析、评估,为城市建设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决策提供定量化参考。

  第四,坚持试点先行,推进共建共享。一是推进城市品质建设试点示范,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的工作机制、实施模式、支持政策、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着力打造一批高品质城市建设试验区和示范区。二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和引导公众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建立平等协商与协同推进机制,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事业共管、成果共享;构建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统筹好财政资金投入、金融信贷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三是强化居民满意度测评,探索利用多种手段与平台,组织本地居民、旅游者、投资者对城市品质体验进行满意度评价,发挥应有的倒逼补短作用。(完) 【编辑:黄钰涵】

(作者:黄钰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