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江西”新余民生画卷】水西河坪村:从省级贫困村到诗意田园的华丽“蜕变”

作为高新区唯一一个“十三五”省级贫困村,水西镇河坪村在高新区一带“扬名”源于它的贫穷落后。过去提起“河坪村”三个字,几乎了解的人都会摇头叹气:守着好山好水好田却发展不起来的贫困山坳。

如今的河坪村,已挥别昨日的贫苦,焕发出新的容颜。袁河水蜿蜒流淌,良田美池桑竹相映成趣,邻里和睦、村风文明,民居错落有致,村容干净整洁,集体经济飞速发展,实现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华丽转身。

五年前的“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何以有此巨变?近日,记者走进河坪村,探寻其乡村振兴的发展之道。

环境之变:

强班子办实事村容村貌大改观

“过去村里垃圾乱扔,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雨天不穿靴子都出不了门。”今年八十多岁的村民彭奶奶聊起过去的河坪村,皱眉又撇嘴。

河坪村地处袁河与袁惠渠之间,水西镇河南中心地带,距城区15公里,余新线贯穿东西,环城路横贯村南。几年前的河坪村还是个“落后村”,村容破败,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村庄环境处处脏、乱、差,人口外流严重,村级组织涣散,十来年换了7任村支部书记,其中一任村支书只当了3天即下马,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来源传统、单一,主要依靠上级政府下拨资金维持。

农民健身广场

一切的改变始于2016年,组织派任市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赖新军为河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刚来的时候,我对河坪村的印象比较糟糕,感觉干群关系紧张,群众民主欲望比较强,村里工作难开展。”赖新军告诉记者,面对这样一个穷烂摊子,作为在宣传部门从事党建工作多年的他二话没说,挑起了这副重担。

“驻村工作队进村后,以走访入户的形式访民情、访村情。加上换届,村委班子大换血,新鲜血液带动村基础设施建设,再靠着政府补助,慢慢就把路修起来了。”赖新军依然记得村里刚刚修好沥青路时的情景。修路只是河坪村蜕变的第一步,将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从多渠道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一起建设打造出一个软硬件都到位的宜居环境,才能激活河坪村的整体动力。

河坪村除了规划修整了各条连村道路,设立固定垃圾投放点、安排保洁员按时打扫村庄卫生以外,还增建太阳能路灯、晓康诊所、公共厕所、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同时,通过新建健身广场和文化戏台,组建农民舞蹈队,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村民们告别“白天打工,晚上打牌”的生活模式。在驻村工作队和河坪村委干部的动员下,村民们自发地开始维护村里的环境。如今,处处干净整洁已经成为村里的常态,往日的土砖屋、铁皮棚,已变成菜园、果园和花园。

河坪村墙壁彩绘

“赖书记真是个能人,工作扎实有劲头。把全部精力都花在村子里,为村里争取项目。”村委干部彭海升憨厚地笑着说,“村里路修好了,文体设施完善了,村容村貌大有改观,大家伙共同致富的劲头也更足了。”

产业之变:

党建引领找准产业发展“金钥匙”

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改变乡容、乡貌、乡风上下功夫,还要有能留住人的产业。摒弃收益较少的旧路子,就必须要找出富民强村的新产业。从此赖新军带领驻村工作队踏上了“取经路”,多次外出考察学习,与村致富带头人沟通交流,共同谋划河坪村产业发展。

经过协调沟通,河坪村流转出400余亩土地,以“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成立新余鼎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马家柚、明日见柑橘产业,村合作社以10万元资金入股,按10%的收益,其中村集体以30%、脱贫户以70%的比例参与分红。“以往有事各执一词,邻里之间包山租田难免有纠纷,如今村民有事就找党支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村里。村里产业基地还优先吸纳脱贫户前来务工,还会向村民无偿提供种植技术。”谈起村里产业的变化,老党员彭安国点赞道。

“年纪大了体弱多病,没有什么收入来源,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工作又比较简单轻松,多个五六百的收入,好得很。”今年68岁的脱贫户阮留连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联龙电子河坪就业帮扶车间,与村民一同熟练地组装电子配件。

在河坪村,像脱贫户阮留连一样实现就近就业的村民还有很多,驻村工作队与河坪村委干部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扎实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党委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持续优化村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人才队伍结构,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通过园区企业承接、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链接、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农村能人引领、公益岗位扶持等多种形式,帮助村民就近就地就业。

在一面面党旗的引领下,河坪村乡村振兴势头正旺。2017年至2021年间,河坪村通过多方争取各项帮扶专项资金200余万元,用于乡村振兴事业,现已发展出总亩数达400亩的马家柚、明日见柑橘等特种水果种植基地,130余亩蔬菜基地,100余亩桃花山庄观赏基地,1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黎安构树猪养殖和村农贸市场等六大产业主体,实现年产业收益20万元,每年为脱贫户人均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年35余万元。

河坪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现代特色农业、就业帮扶车间和土地流转为依托,集体经济增势强劲,2019年成功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几年来,河坪村先后获得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单位、村委颐养之家入榜全市“百强颐养之家”、水西镇共产党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观念之变:

摒弃“等靠要”自强奔小康

“村里最主要的变化,还是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前村民喜欢聚在一起打牌、混日子,无所事事。随着村里产业的发展,现在大家看到了希望,生活有了奔头,都在想着怎么挣钱,怎么把村子发展好。”河坪村党支部书记彭小军说,这是他这几年最切身的体会。

66岁的彭天美无妻无子,成天压马路混日子。纳入供养贫困户后,工作队为他安排了光伏发电公益岗位,并安排他清理祠堂前水塘垃圾。

类似于彭天美的故事,在河坪村并不鲜见。脱贫户宋青兰丈夫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儿子年幼还在读书,加之家中欠下高额债务,失去家中顶梁柱的母子生活过得捉襟见肘。赖新军走访时了解到她家情况后,本着应纳尽纳原则,将宋青兰母子纳入贫困户,还为他们争取到教育补助政策,解决贫困家庭后顾之忧。

赖新军和河坪村委干部入户调查

2021年7月,脱贫户宋青兰儿子大学毕业,成绩优异的他考入赣锋锂业工作,现在每月有了5000多元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不错的改善。“现在日子越来越好,生活也更有盼头啦!我与儿子共同商议,我们家主动退出农村低保,把低保让给更需要的贫困群众。”对现在的生活,宋青兰别提多满足。

如今,河坪村从一个省级贫困村,已日渐蜕变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富强村。“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百姓富”的目标,正在水西镇河坪村逐渐变为现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