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新工厂”

  胡同里的“新工厂”

  北京市东城区将核心区的老旧厂房腾笼换鸟,引入附加值高的文创企业,培育出42处高品质的“胡同创意工厂”

  本报记者 赵昂

  《工人日报》(2022年06月18日 03版)

  阅读提示

  近年来,利用首都功能核心区疏解腾退的老旧厂房、库房等,北京市东城区引入空间占用少、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文创企业,腾笼换鸟,培育出42处高品质的“新工厂”,这些“胡同创意工厂”给北京老城注入了新活力。

  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阳胡同的南阳·共享际,副总经理赵禹清还记得,咖啡店开业的第一天,后院的老大爷听说了,打开一墙之隔的窗户,伸出一个大号搪瓷杯,“小伙子给我接一杯咖啡,提提神儿。”这里是北京第一个集创作孵化、排练演出、休闲住宿等为一体的“戏剧共享生活社区”,而在2019年试运营之前,这片建筑已经整整沉睡了25年。

  近年来,利用首都功能核心区疏解腾退的老旧厂房、库房等,东城区引入空间占用少、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文创企业,腾笼换鸟,培育出42处高品质的“新工厂”,这些“胡同创意工厂”给北京老城注入了新活力。

  辉煌的工业过往

  与永定门城楼隔护城河相望的大磨坊文创园,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18年成立的天民机制面粉厂,现在以“大磨坊文创园”的身份脱胎亮相,成为南中轴线上的文化创意新领地。

  “1982年引进了首条油炸方便面生产线,‘天坛牌’方便面成为很多北京人的记忆,1992年北京市粮食工业公司同外资合作成立北京大磨坊面粉有限公司,引进瑞士现代化小麦面粉生产线,‘大磨坊面粉’成为北京专用面粉的代名词,这座工厂一直都是北京市民的重要‘面袋子’”。首农集团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史亚莎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而今,在大磨坊文创园,按照面粉加工流程设计的13栋外部形式和内部空间各不相同的建筑完整地保留下来,外立面仍然保留了原有的法式红砖,园区中摆放的制粉设备更是北京粮食工业历史的见证。

  和“大磨坊”一样,许多胡同里的工厂,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也曾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中国美术馆与三联书店中间的美术馆东街一路向北行走,行至美术馆后街,77文创园出现在行人的左手边。在北京市中心,这座昔日工厂更像一座“四合院”,建筑物四面合围,几栋不同历史的工业楼房分别建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90年代,四围之内是别样的幽静。

  这里曾经是北京胶印厂,其前身来自长江之畔。当时,多家私营印刷企业分别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迁至北京,在北京建立多家印刷厂,经过公私合营改制后定名“京华胶印厂”,1958年因新建北京火车站迁至美术馆后街,8年后更名北京市胶印厂,是北京市第一家采用胶印技术的工厂。

  随着时代变迁,旧有的工业业态已经不适合首都核心区的发展。以大磨坊面粉厂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致使原业态在交通拥堵、劳动密集、粉尘污染和噪音扰民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于2014年关停,由首农发展公司进行改造升级。

  发挥独特优势

  类似的环保问题同样困扰着北京胶印厂原厂区周边居民,当时胶印厂生产带来的污染和噪音问题与城市发展越来越不相符,另外印刷业务也在逐步下滑。工厂搬离市中心后,留下的园区如何发挥新作用?

  创立于2014年的77文创园,是北京市首批市级文创产业园区之一。“一街之隔有中国美术馆、三联书店,往西走有北大红楼旧址,往南走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往北有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资源得天独厚。”77文创美术馆园区总经理潘鹏飞告诉记者。正因如此,该园区的定位是以影视和戏剧为核心内容的主题性文化产业园区。

  胶印厂原有的厂房空间、仓库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被加固,建成了77剧场。厚重的工字钢柱和暗红带锈的钢板成为剧场的重要特点,重达3吨可整体自动全举升开启的大门,使得这个剧场能够在两分钟内从四面封闭变成三面环绕的开放性空间。每年200场各类演出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创作、演出资源向园区聚集。

  工业遗产优势也让老厂房在经济效益之外,发挥着社会效益。大磨坊文创园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按照“文化 体育 科技”的主题打造现代化的文化创意园区,中国搜索、国际篮联、人民中科等一批优质企业和机构相继入驻。同时,为传承好首都粮食文化,首农食品集团在园区内建设了首都粮食博物馆。博物馆从粮食的起源、种植、储藏、运输、加工、供应、利用多角度展示了北京城的粮食记忆,“对于引导群众节粮爱粮具有重要宣传教育意义”。

  焕发活力的园区,也积极助益当地民生建设。园区的餐饮等资源便利了周边居民,园区南侧铁路空地被改造成停车场,解决了周边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胡同里来了年轻人

  赵禹清提到的咖啡店,而今在北京的咖啡爱好者中名气极大,叫“铁手咖啡制造总局”,是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年轻人不只是为咖啡的香气而来,也为感受胡同里的烟火气息,园区与胡同社区既有机融为一体,又与居民生活互不打扰。而这,也是南阳·共享际作为旧城改造型社区标杆项目的重要优势。

  南阳·共享际所用的建筑,曾是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用于审核演出的地方,有舞台、化妆间、办公室和食堂,从1994年开始曾经闲置了25年时间。老建筑成为文化橱窗重新焕发生机,为胡同里带来了年轻人,而融为一体互不打扰的特点,也维护好了新业态与老居民之间的良好关系。“我们的项目位于胡同深处,老街坊出门旅行,甚至会把自家钥匙放在我们这里。”赵禹清说。

  日本进口的照相机、德国进口的烫金机和模切机,静静地在77文创美术馆园区的主要位置展示着,曾经有一代代年轻产业工人,操作着这些工具,谱写过工业时代的创业故事。而今,胡同里再次迎来年轻的创业者。

  这场“腾笼换鸟”是双赢的。劳动密集型、高耗能的工业企业走了,老城静下来,绿起来,还有了新的产业增长点。2020年以来,东城区文创园人均、地均文化产值连续保持北京全市各区首位。

  告别老城的工业企业,也迎来了新的未来。以粮食产业为例,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退城区进郊区、进产区、进港区,有效推动了提质增效升级,“这既是城市发展规律,也是产业发展规律。”史亚莎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编辑:王禹】

(作者:王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