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县深化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笔者在石城县屏山镇长溪村敦睦堂古宗祠看到一面签名墙,村民们签名承诺“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

石城高度重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把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作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打造乡风文明高地。随着乡村全面振兴行动不断深入推进,“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已成为全县的时尚新风和共识共为。

干部带头,因势利导破旧俗

“以前谁家办红白事,半村人都得跟着张罗,爱面子、讲排场,主客负担都很重,日子在人情往来中捉襟见肘。”谈起过去盛行的宴客之风,石城县屏山镇长溪村赖氏宗祠管委会副主任赖世钦感触颇深。千年古驿,客家石城,客家人骨子里流淌着热情好客的秉性。但是,在请客、随礼上过于大手大脚,曾让石城人在攀比中背负沉重的人情、经济负担,也让一部分党员干部陷入沉思。

上世纪90年代中,屏山镇长溪村退休老党员赖德水在举办70岁寿宴时,在请柬上特别写下一句话:“来了就是心意,赴宴不必送礼。”一石激起千层浪。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移风易俗,党员干部必须带头,这成为石城县历届党政领导班子的共识。在党员干部的引导下,石城人“请客收礼”的习俗慢慢向“先收后退”到“不收不送”演变。“请客不收礼”逐渐成为石城人的新习惯、新风尚。风成于上、俗化于下,石城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关于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实行“两报告一承诺”的规定》,以“请客不收礼”为突破口,通过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响应,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改革。

“我们村‘请客不收礼’延续了20多年,党员干部‘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已成常态。”长溪村党支部书记赖小滨表示。

如今,“请客不收礼”已成为石城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石城县坚持做好“请客不收礼”后续文章,在规范餐饮行业标准、倡导节俭办宴席、整治高价彩礼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推动乡风文明遍地开花。

聚焦难点,改革攻坚除陋习

“过去,农村丧葬陋习是‘禁忌’,说不得、不好说。请道士、吹喇叭、鸣炮仗……流程繁琐花样繁多,灰色利益链条滋生,攀比之风盛行。”石城县民政局局长李玮直言,如何破除丧葬陋习,曾是摆在干部群众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石城县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移风易俗的抓手,坚持在改革试点中总结经验、复制推广、形成风尚。2021年初,屏山镇亨田村成为全县首个推进“丧事简办”改革试点村。亨田村发动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带头组建村级红白理事会,倡导老党员、老干部、新乡贤加入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提供免费丧葬服务,简化、规范治丧流程……

“既减少了繁文缛节,又节省了家庭支出,大家一视同仁,有效地遏制了大操大办、炫富比阔、借机敛财、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的滋生。”谈起村里的新风气新变化,亨田村红白理事会会长黄小红打开了话匣,“现在,群众都自觉自愿让服务队来处理丧葬事宜,我们也愿意把这项利民实事做得更好。”

目前,石城县组建村(居)红白理事会156个,建设公益性墓区57个,“丧事简办”初见成效。

完善机制,立起标杆促长效

万民乡风,旦暮利之。近年来,石城县把移风易俗纳入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清单,先后出台《石城县全面推进“乡风文明行动”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的若干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建立领导干部办宴报备、热线电话监督举报等制度,完善宣传发动群众、树典型引领示范、部门参与协调推进等工作机制,对拒不接受指导,坚持大操大办、收受高价礼金、厚葬薄养等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通报,着力推动移风易俗常态化、长效化,不断促进党风、政风、民风持续向好,形成良性循环。

城市社区开展“最美家庭”评选,乡镇以颁授“文明家庭”“流动红旗”为抓手表彰“民星”人物,团县委组建“青年之家”宣传宣讲移风易俗……石城县多措并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扎实推进移风易俗活动进城进乡、入脑入心。

民风好、政风清、党风正。随着移风易俗深入推进,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村(居)成为石城县各级党政的努力目标,争当“中国好人”“最美家庭”“最美乡贤”成为干部群众的共同追求。石城县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石城民风朴实无华,人民真诚善良,我们唯有埋头苦干创业绩,清正廉洁作表率,方能不负时代重托、不负百姓期盼。”

精神沃土,厚植文明新风,有力提升着乡村美的内涵。近年来,石城县先后获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小松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珠坑乡、丰山乡、长乐村被评为“江西省文明村镇”,涌现了陈龙、廖学经、邓宝雄等一批获国家、省、市表彰的先进典型人物。(萧森、钟清兰、郑志平)

(作者:毛思远、帅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