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学金怎么用是一道“财富观”的考题

  孙梓青

  近日,福建诏安县教育局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2022年高考考上清华大学的张沈心然将考上清华后获得的10.5万元奖学金捐出,用于资助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8月10日澎湃新闻)

  捐出奖学金,回馈家乡,帮助更多的学生,张同学此举值得表扬。而就在前不久,有网友自述高考完拿到的奖学金被父亲用来交大学学费和生活费,这种行为“好恶心”,引起了网络的热议。奖学金该怎么用?这是摆在准大学生面前的一道“财富观”考题。

  对不少准大学生来说,上大学之前吃喝住都在家里,基本都是父母安排好,不用过多操心钱的事。上大学之后,他们远离家庭,需要学会独立生活和自主安排个人收支。这里面就牵涉到一个财富观的问题。准大学生们形成正确的财富观,不是自然的过程,而是需要正确的培养和引导。

  有的学生离开家后,第一次自主管理金钱,被花花世界所诱惑,超前消费、攀比消费,更有甚者陷入“校园贷”陷阱,这些都是因为此前缺乏对金钱的正确认识,没有树立成熟的财富观、金钱观。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仅在于成绩的优秀,学会如何赚钱、花钱,同样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上大学后获得的奖学金,是不少准大学生赚到的第一笔较为大额的财富。不妨将如何用奖学金作为一道“财富观”的考题,在他们步入校园之前,引导他们正确看待金钱,培养正确的财富观,扣好如何用钱的第一粒扣子。

  引导准大学生们形成正确的财富观需要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将不同意见摊开来说,而不可以家长之权威单方面行事。准大学生通常在18岁左右,他们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不能总把子女当成“小孩子”,以为他们好的名义,代他们决定如何用钱。

  例如,称父亲用奖学金交学费“好恶心”固然不对,而从当事人自述来看,他本有使用这笔钱的想法,但是其父亲在没有与他沟通和协商的情况下,就决定了钱如何用。在此例中,如果父母和子女能够多一些沟通,讲清楚原委,或许就能少一些不理解与隔阂。

  捐出奖学金值得称赞,但同样不必道德绑架,认为准大学生们赚到奖学金都应该回馈、报答些什么。除了继续用于支持进入大学之后的学费和生活费,奖学金同样可以有不同的用法,例如用于投资理财,培养“财商”,或是购买笔记本电脑等学习工具,再或者奖励自己出门毕业旅游,这些都是可取的花钱之道。

  总之,当准大学们面对人生第一笔自己赚到的大额财富,难免会有些想法。作为家长,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和意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金钱,培养他们健康的财富观、金钱观,共同答好这道“财富观”的考题。 【编辑:唐炜妮】

(作者:唐炜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