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工业重镇 商贸强镇 文化名镇 生态美镇”

温圳镇,创建于南宋末期,原名温家圳,是位于赣抚平原抚河之畔的一座千年古镇。在这里,悠远的古镇文化融合激昂的新型城镇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全国小康建设明星镇”“全国千强镇”“全国重点镇”“江西省文明村镇”“江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江西省科学发展50强乡镇”“中国(江西)十大秀美乡镇”……一张张国家级、省级、市级名片,更是让温圳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古镇。

  近年来,温圳镇在进贤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县“四五六”工作思路,坚定“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化名镇、生态美镇”发展定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奋力推进温圳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温圳镇上下同心,聚焦优势挖掘潜力,围绕重点攻坚发力。截至8月底,全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13.23亿元,实现财税收入8568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亿元,其中,工业固投1.8亿元。一串串数据显示,该镇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打好招商“组合拳”

  聚力工业重镇

  走进温圳镇江西韵达总部,只见分装机器在飞速运转,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温圳镇,这个古老文明的集镇,历史上有着全国四大米市、十大港口之一的美誉。改革开放后,温圳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大批的工业人才、雄厚的基础设施,为全镇工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温圳镇利用自身深厚的工业基础,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战略定位转变为现实地位,在招引项目上“心中有数”“手上有招”,在产业发展上“突破有道”“落实有方”。

  项目为王,招商先行。“政府搭台”与“企业唱戏”有机结合,“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有机结合。温圳坚持致力于主攻工业,按照产业为先、项目为王的理念,立足早谋划、早行动。今年年初组织本镇规上企业负责人以及在外成功人士,分别召开“三请三回”座谈会、“庆新春、叙乡情、谋发展”乡贤座谈会,集智凝力谋划温圳发展的良计良策,激发他们“爱家乡、建家园、助发展”的热情;积极开展“一跑二进三争四问”暖心护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织大走访,为企业排忧解难,实打实地推动了梁房建材、摩蓝铜材、久安铆钉、恒顺米业、焱合建筑等一批实体企业的“财园信贷通”问题得到解决。围绕县委、县政府“2+1+N”特色产业体系部署,不断做优了以朝阳医疗器械为龙头的产业强链,壮大了汽配产业发展。同时,着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依托县级两个产业园地处本镇的优势,聚焦招商引资这条主线,围绕国家、省、市投资方向和发展重点,充分利用上级的各项利好政策,精心包装一批项目,争取上级支持。

  截至10月,该镇共报送有效招商信息11条,进度排名全县第一。经过多次对接跑项目、招商引资,已落户3家企业,包括投资5亿元的中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梁房新材料年产40万吨沥青混凝土项目,以及投资10亿元的江西致邦住宅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项目等。通过实打实招大商、招真商、招好商,为区域经济提速增添了发展后劲,不断提升全镇的发展实力,全镇的经济正在“回暖”升温。

  建设产业“集聚区”

  重塑商贸强镇

  温圳镇历史悠久,在唐末,就有一些古老的村庄在这里繁衍生息。平时,农民把自家的农产品就近拿到一个叫“姜家”的小村交易。宋朝时期,“温家圳”地名不胫而走,渐渐声名远扬,来此经营小本生意者日趋增多,温家圳逐步形成“日中为市”的小圩集,呈现出“一条大路通南北、两边小店卖东西”的兴旺景象。

  时代潮流不断向前,地理位置优越的温圳,对商贸经济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重新定义商贸重镇特色,已经成为温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

  温圳依托周边邻县邻乡十多万人集贸中心地位,壮大农贸综合市场、建筑建材市场、禽蛋市场,以及小五金、汽配产品、文体用品等市场。凭借江西韵达总部等龙头企业带动,做大做强物流业。利用人流、物流的聚集优势,做大餐饮服务业,发展金融业。发挥集镇大型超市引领作用,推动城乡连锁经营点发展,全力提升承接科技、电商、教育、咨询等高端产业功能,集聚各方能人,高标准建设大型商贸综合体,致力于建成名副其实的城市副中心。

  此外,温圳重点提升了以生产制造汽车零部件、文化体育用品、新型建材、商贸物流为主导的产业,牢牢稳固了汽配产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市、县同类行业的榜首地位。着力在育新机上下功夫,乘势而上,以朝阳医疗器械为龙头,新增了康平、佳辉、兴赣绒喷布等医疗器械企业。

  商贸带动消费,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温圳镇抓牢了消费这把金“钥匙”。

  深挖独特“古文化”

  建设文化名镇

  温圳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小上海”“杨溪进士村”“龙狮之乡”的美誉。温圳保留有弥足珍贵的教育文化遗产,以李瑞清为代表的教育和书画文化蜚声海内外;有独具特色的香灯龙、板凳龙、滚龙、狮舞、龙凤舞等龙狮文化遗产,其中民间民俗舞蹈“罗家狮舞”“龙凤呈祥”享誉全国。

  近年来,温圳深挖乡土文化,擦亮独特的绿色、红色文化品牌。挖掘传承千年古镇传统文化、山清水秀村美绿色文化,挖掘弘扬红色文化,做实做强文化软实力。重点打造了中国传统古村落杨溪李家,连接庄山聂万和东岗岗前串成旅游精品线,加速发展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批大型超市、住宿、餐饮等服务业,旅游服务业加速发展,接待参观团逐年攀升。每年前来参观游览的人数已达3万至5万人次,镇村依托旅游服务创收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文旅结合,是温圳的另一张名片。

  提升环境“新颜值”

  打造生态美镇

  镇村间和村际间绿不断线、景不断链,使温圳成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城镇。近年来,温圳不断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的理想人居环境迈进,绘制了一幅生态相融的美好画卷。

  为创建全国卫生镇,以“两整治一提升”为抓手,温圳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相关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的工作专班,压紧压实责任,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序、逐一推进”,推动路域环境整治落实见效。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面貌“美起来”。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温圳围绕“清、整、改、建、管”,扎实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实现农村垃圾收集率达100%,无害化处理覆盖面达95%以上。实施了自温圳农贸综合市场至兴隆大道路段宽7米的人行道板铺设工程。完成了兴隆大道、校前路的绿化,完成和谐路硬化及其公共设施建设。环境卫生实行服务外包,垃圾及时清运。围绕“优生态、美村庄”,着力治理“脏、乱、差”。拆除一批有碍观瞻的破旧建筑物,组织清理沟渠、水塘淤泥,打捞水上漂浮的污染物,大力植树造绿建花坛。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镇容村貌焕然一新。

  今年上半年,白沙、杨溪等村作为南昌市“两整治一提升”观摩现场会示范点,取得了环境提升、村庄秀美、产业发展的成效。杨溪至新村的村级公路实施了“白改黑”延伸工程,即全长3公里的道路完成了路面沥青铺设。道路的优化升级,大大便利了群众出行。村前广场、道路及生态环境等提升工程亮点纷呈。

  站在新的起点,目标已定、方向已明、重任在肩、使命光荣。温圳镇将上下齐心、负重拼搏,奏响创新创业、富民强镇的主旋律,凝聚干事创业、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温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周 帮 曾徐敏 韩卫东)

(作者:邱烨、毛思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