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日报】操场乡党建“三化”带来“三变化”

今年以来,操场乡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着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实现从强基础向强功能转变,全乡各方面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干部更强了

队伍强起来了。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村级目标绩效考核、党建“三化”提质增效等工作开展,操场乡10个村“两委”班子中均有一名35岁以下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成员,清退了4名违纪违法或工作能力不强的村“两委”干部,配齐了54名后备干部,村级班子年龄、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班子抓党建、带队伍的思路更清晰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更浓,为民服务的意识更强了。

服务实起来了。“村里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村干部集中到一楼服务大厅办公,方便了老百姓办事。旁边还有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这里,村民可以免费理发,小孩放学后可以到农家书屋看书,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桂村村村民黄德华在党群服务中心办完业务后连连称赞,这是桂村村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缩影。随着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的深入开展,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各村扎实推进服务群众标准化,干部的服务理念越来越强。比如,为解决颐养之家蚊蝇侵扰问题,安装灭蝇灯、纱窗、门帘等,为解决老人如厕起身难问题,在卫生间安装扶手,并购置马桶椅等,得到了群众高度认可。

作风更硬了

融入多起来了。“我认为红色名村建设还需要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我们要搞一些果蔬采摘、农事体验之类的乡村旅游项目,要带动老表赚钱。”牛泥塘村红色名村建设座谈会上,全体党员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出谋划策。通过党员队伍建设、组织活动、运行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化建设,农村党员到村支部“坐一坐”的次数越来越多,支部的凝聚力、组织力不经意间增强了。疫情防控期间,农村党员踊跃请战,积极捐款捐物,轮流值班值守,带头接种疫苗。乡村振兴战场上,党员致富带头人主动作为,返乡创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制度用起来了。“推行阳光村务后,村里大事小事都商量着来,村民也有了话语权。”上松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副主任黄龙生介绍道。随着“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四议两公开”等制度的严格贯彻落实,党员队伍作风越来越硬,战斗力也越来越强,党员参与村级事务和中心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乡村振兴、秀美乡村、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推进更有力了。

群众更富了

满意多起来了。“在韭菜花基地做事,每天至少能赚80元,真是没想到在家门口做事一个月也能赚上2000多元。”上松村村民黄梅花笑着说道,这一切都得益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操场乡10个村均提前谋划了村级产业,桂村村发展小山笋烘干产业带动30余名群众就业;上松村发展韭菜花、香菇种植,帮助村民每年增收1万余元;山泗村带领20余户群众发展鲈鱼养殖、果树种植……群众腰包鼓起来了,群众的获得感更强了,笑容也更多了。

关系好起来了。“多亏了钟书记帮忙卖瓜,要不然这么多甜瓜肯定全部烂在地里了,一年白忙活了。”赤土村脱贫户钟锁妹激动地说道。新上任的赤土村党支部书记钟军军,是个“90后”小伙子,为人踏实,面对村民甜瓜滞销的问题,他多方求助,自己充当货车司机往返萍乡、宜春等地10余次,帮助农户售卖甜瓜4万余斤,瓜农净增收3.6万元,村民解了难,增了收,更加暖了人心。操场乡结合“走千企进万户”分宜“5210”行动,扎实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乡村两级干部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掌握实情、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同时也营造了干部、党员、群众融洽的工作氛围,信任也越来越强了。

来源:操场乡 张柳青

(作者:分宜县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